《燦爛千陽》讀后感1000字
去年寒假在家讀完了《追風箏的人》,現在讀完了《燦爛千陽》,感覺兩個故事都令人震撼,讓人深思。我想,沒有什么能比戰(zhàn)爭更加給人帶來深重的災難。戰(zhàn)爭的勝利遠遠比不上一個失去孩子的母親的悲痛?;蛟S我們會在各種電影的感染下,對英雄充滿敬佩和向往,但是,真正面臨和經歷過戰(zhàn)爭的人相比,電影描述的任不夠真實。戰(zhàn)爭所帶來的創(chuàng)傷又是何等的深重啊。沒有食物,疾病蔓延,殘疾,死亡,冷酷,兇暴,陰險……隨戰(zhàn)爭一起滋長。能避免戰(zhàn)亂,實屬不容易。人的貪婪和野心無時無刻不不助燃著戰(zhàn)火。戰(zhàn)爭中受苦的人,他們能活下來,是萬分艱難的。和平只有經歷戰(zhàn)爭的人再懂得其珍貴。
在讀《燦爛千陽》過程中,深刻地意識到人性在災難面前則會盡顯,求生的本能會使人們干出瘋狂的事來。世界越來越動蕩,大國強國的人民的美好的物質與精神生活是建立在他國人民的生命上。放眼望去,由戰(zhàn)爭,可以進一步深挖人性,看到的是血腥的自然法則和人性道德的共存。弱肉強食的同時又存在幫助弱者的力量。沒有這力量,人類與野獸的距離也就不明顯了。這力量的根源,是一種愛,我們可以謂之“博愛”。
我們可以自己問問自己,是否具有博愛之心。看完這兩本書,我先想到戰(zhàn)爭,隨后又考慮到戰(zhàn)爭所帶來的災難,從災難中,又思考人的本性,作者也將人的本性在兩本書中一一展現。思考人性,又進一步想到了人類的前進道路。由此,想到的是如何拯救人類自我毀滅的方法,因為,不論多么文明的國家,都會有從盛轉衰。人類的盛衰在于自己的認識。這是取決于人類整體而不是少數智慧者。因此,我很想知道人類本身與戰(zhàn)爭的關系,以及人類自身與自己今后所面對的毀滅之間的關系。人類自身具有毀滅自我的性質,就是說,人類的毀滅很大程度上與自己的作為關系密切。但是,人類仍然具有其它生物所沒有的特性,人類能反省,會改正,能學習,能吸取教訓,能有智慧的思考。我相信,人的好品質與惡性是有一樣強大的力量,能讓人存活下去。因為人類仍然有好的本性,能讓其獲得不可小視的力量,從而生存下去?;蛟S,人類會毀滅,但不會消失。人的惡劣行徑的確與日俱增,人人都是有自私的一面,使得人與人之間,存在矛盾。我想,要思考出這些東西的根本需要花很久,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見解。
我是很愿意去思考,想弄明白宇宙,人,生物,以及世間的種種奧妙。我知道,自己才疏學淺,這的確是事實,但我覺得,努力去試試,肯定會有點進展的。也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去思考一些難以解答的問題,或許能改變人的思想,起到好的引導,這也是有可能的。書籍還是很好的,這個時代,書籍所起的作用,沒有減少,而且,也有越來越多的其他形式的事物出現,讓人們的認知和理解有了增強和提高。我們需要思想火花的碰撞。越多的交流,就會有越來越多的進步,可以改善人的思想,得到更多的智慧結晶。批評和包容,使我們更應該學習的品質。而現在,批評似乎多于包容,這需要平衡。和諧,是共存知道,但絕不是解決人類自身問題的良方,和諧能解決生物與生物之間的問題,緩和人與人的矛盾,但不能真正完成指引的使命,但我們的確需要先做到和諧,這是必須做的。
《燦爛千陽》讀后感1000字
對于大多數人而言,光明似乎不舍晝夜地在我們身邊流淌,或幸福地包裹著我們,或歡欣地在我們身旁騰躍,或就在你的掌心凝眸注視著你。許多人視若無睹,因為光明仿佛如此地廉價和唾手可得。然而,對于在過去30年的歲月里經霜瀝雨的阿富汗婦女而言,光明是奢侈的,它永遠在“屋頂之上”,在“墻壁之后”,近在咫尺地于睡夢中,遠在天邊地于現實里。這樣令人心痛的生活,日復一日地摧殘著她們的心靈,她們懷疑、憤怒、委屈、恐懼、自卑,她們逆來順受、心存希望、孤注一擲……
胡賽尼在《燦爛千陽》里展示了阿富汗30年歷史的揪心記錄,一部關于家庭、友誼、信念和因愛得救的極其動人的故事,與其說是一個國家的悲劇史,不如說是一個國家女性的心靈發(fā)展史。
其中之一是私生女瑪麗雅姆,有錢的父親與其女傭所生下的孩子。私生女,這就是她一出生就被貼上的標簽,是走在大街上會被扔石頭的那種小孩。十五歲的生日愿望僅僅是想去父親的電影院里看一場電影。而這個愿望讓她失去了一切。父親沒有如約來接她,她違背母親的意愿下山去尋父親,而他不肯見她,她在外面等了一夜,被送回家的時候發(fā)現了已自殺身亡的母親。隨后幾天內被父親的其他妻子迅速嫁掉。嫁給喀布爾四十多歲的鞋匠拉希德。十五歲的純真少女,眨眼間,失去了父親,失去了母親,失去了童年,失去了一生。初嫁之時,瑪麗雅姆還算幸福,至少她是這樣認為的,至少偶爾還能得到丈夫的溫情,但是連續(xù)七次流產之后他所能面對的只有丈夫那不知何時會降落在她頭上的恐怖暴力。
而萊拉,則是小說的另一個女主人公。她有一個相對幸福的家庭,更重要的是,有一個青梅竹馬的戀人。那是鄰居塔里克。他可以揮舞著自己的一條假腿像騎士一樣為自己的公主萊拉去作戰(zhàn)。在戰(zhàn)爭中塔里克全家逃亡,臨行前塔里克和萊拉偷嘗禁果,他請求她嫁給他并和他一起走。但她拒絕了,她想起了自己的父母,她不能自私地逃跑,盡管她很想那么做。
戰(zhàn)火越燒越旺,萊拉父母也準備舉家搬遷。就在搬運行李的時候,一枚火箭彈瞬間就讓她父母雙亡無家可歸了。重傷中瑪麗雅姆和拉希德救了她。拉希德垂涎她的美貌并無恥地買通了別人來告訴她塔里克已死的假消息,而她在發(fā)現自己有了身孕之后別無選擇必須嫁給拉希德,那是塔里克的一部分。
就這樣,兩個不幸的女人生活在了同一個屋檐下,從一開始的水火不容,,到后來的如母女般相濡以沫。到最后瑪麗雅姆為了萊拉和塔里克的幸福,做出了令人敬佩的、卻毀滅了她一生的舉動——殺死拉希德,而自己遭到塔利班的槍斃。
讀完小說,真不敢想象在今天的世界上,還存在這樣的角落,沒有生活在那里,真是我們的幸運,當滿大街的女生打扮得花枝招展的時候,阿富汗婦女出門還要穿著布卡(布卡由一件完整的外套組成,它在背后拖到地面,前面的長度到臀部或上面一點,眼睛的地方有一張網紗或格子,是一種蓋住全身的面紗);我們隨時可以出門,而阿富汗女人出門必須要男人陪伴,否則要被懲罰;我們自由戀愛,而阿富汗女孩十五六歲就會被嫁給一個四五十歲的男人,而且,她可能是他的第二個,第三個,甚至第四個老婆。我們在家可以當家作主,而阿富汗婦女在家承擔所有家務,還要隨時接受掄過來的拳頭。這就是阿富汗,一個女性在其中苦苦掙扎的封閉民族,一個飽經戰(zhàn)爭之苦不能給人安全感的民族。平常,你可能會對現實產生種種不滿,但是讀完《燦爛千陽》,你就會覺得我們現在的生活是何等的幸福。
《燦爛千陽》讀后感1000字
阿富汗是一個會被人們淡忘的國家,關于的新聞基本都跟戰(zhàn)爭有關,屬于他們的似乎永遠都是不平和。但看到《燦爛千陽》這部小說還是蠻震撼的。是書中的時間的讓我震撼,將近2000年,離我們這么近,但卻像不屬于我們80后時代的中國,甚至可以導致于中國的清朝時代。
第一次看卡勒德.胡塞尼的小說,是經某人推薦的《追風箏的人》,看后還是挺震撼的,兩個小男孩之間的純真友誼,以及阿米爾為自己的那次懦弱一輩子的良心不安,以及一直追逐自我內心救贖。《追風箏的人》高潮和轉折點應該是哈桑被侮辱那次,總體而言,整體小說還是趨于平淡細膩的發(fā)展的。
《燦爛千陽》給我的沖擊遠比《追風箏的人》強多了,它描寫的完全是一部完全是一部悲劇,兩個女人的悲劇,不是三個人,不,或許是那時整個阿富汗婦女的悲劇。有時想想我們總抱怨現代的社會不好,但我們慶幸我們所在的時代,這個中國,它是和平的。至少大多數的我們不用擔心溫飽問題,不用擔心隨時而至的炮火取走我們的生命。在一定程度上,我們可以通過途徑捍衛(wèi)我們正當的權益。
小說一開頭,就渲染一個女人的悲劇,娜娜,但比起她的女兒瑪麗亞姆和萊拉,她還是幸運的吧!至少她有自由,那個時代,讓一個女人爭取權利,不現實,尤其是一個本就地位低下的女人?,旣悂喣?4歲被逼嫁人,一生無子女,她自認為這是她害死娜娜該有的報應。整部小說,我認為最悲劇就是瑪麗亞姆,萊拉受過教育,至少她的思想一直是自由的,但瑪麗亞姆從來都是逆來順受。是不是一個女人太善良就是意味著被傷害,所以我覺得一個女孩子還是潑辣點好,太溫柔遷順,到最后自己都麻木了,女人首先要學會的就是愛自己。
萊拉這個角色是我比較喜歡的,她敢愛敢恨,在那么一個環(huán)境,她應該算是個勇敢的女人了。看到最后,知道塔里克并沒有死,一切不過是個悲劇,她浪費那么多的青春。不過小說對于她的結局還是完滿的。也讓我們看到了阿富汗的希望。
這部小說以女性的視角展開的,女權問題我覺得是每一個國家一個時期的必然問題,在中國對于女權現狀可是說欣慰,但不是完美。我不敢想象上個世紀阿富汗還處于那么一個封閉的情況,總覺得他們戰(zhàn)火不斷,但思想其他應該跟我們處于同一水平線,果然是自己視野狹窄了。
在我心里,一個完美的女人,應該有自己獨立的思想,獨立的經濟能力,有一個尊重自己,尊重自己夢想的愛人,一個完整的家庭。有強大的包容性,但原則問題從不退縮。為這個目標好好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