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是一串串音符,是一片片海灘。在這音符點綴的海灘上,有著一片片五彩繽紛的貝殼,每個貝殼,都是一件令人捧腹大笑的童年趣事。
這也是一片傻乎乎的貝殼。
在我四歲那年,某一天。我凝視著家里客廳沙發(fā)后面那面雪白的墻,心里疑惑道:“它一個人,都沒有人陪,會不會孤單呀?這么大的白紙,我畫點什么東西吧!”想好,我就拿來一支鉛筆,窩在沙發(fā)里靜靜地想著:我畫個什么呢?編故事真難!想著想著,我突然想起了自己的名字:吳可莘。啊哈!我一拍腦袋瓜。有主意了!我一個翻身,趴在墻上,細(xì)細(xì)地涂鴉起來。
大功告成!我美美地看著自己的杰作。我癡癡地笑了笑,把筆一丟,又窩在沙發(fā)上繼續(xù)看電視了。
過了一會兒,媽媽走了出來。她左瞧右瞧,這墻上畫的是什么呀?一大堆“吳”、“可”、“莘”!她疑惑地瞧了半天,只好問我:“可可,你這畫的是什么?”我瞥了媽媽一眼,難怪媽媽看不出來。我畫的這個故事,說起來真是很無聊。主人公,就是我名字中的三個字,他們都是有眼睛有嘴巴的小怪物。第一幅圖,左邊是個“吳”字,右邊是個“可”字,中間是個“莘”字。第二幅圖,超大版“莘”字。第三幅圖,左邊是個“吳”字,右邊是個“可”字,它們兩個小眼睛瞇縫著,嘴巴耷拉著,一個又一個圓點兒,也就是眼淚從眼睛里滾出來。第四幅圖,一座超高的歪斜的房子,一邊一個枝干長得嚇?biāo)廊说幕ǘ洹?/p>
我正色道:“第一幅圖嘛,小吳和小可想玩小莘的玩具,小莘不肯。第二幅圖嘛,小莘發(fā)怒啦,變大啦。第三幅圖嘛,小吳和小可哭了。最后這幅嘛,就是小莘的玩具啦。”聽完我的講解,媽媽的臉明顯抽搐,不知是笑還是哭,又好氣又好笑的表情。我晃了晃腦袋,繼續(xù)看起了電視。
這幅杰作現(xiàn)在還留在我家墻上,媽媽一直用它來打趣我,而且媽媽說她很喜歡。所以在媽媽“很喜歡”的鼓舞下,我曾經(jīng)用油性筆細(xì)致地標(biāo)好了序號,因為這四幅圖還是打亂了畫的。
這片貝殼是罕見的第一次,童年海灘上,每一篇貝殼都是這樣的簡單,有趣,讓人無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