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車都 > 六年級作文 >

《青春雷鋒》觀后感

電影《青春雷鋒》,是一部試圖將“雷鋒”請下精神圣壇的傳記性電影。影片擷取了雷鋒短短22年的生命中的最為動人的青春故事,真誠地塑造了一個真實的雷鋒,一個閃耀著當代精神的可親近、可學習的光輝形象,對于我來說,也是一個可以接近的老鄉(xiāng)。

雖然如此,讓人好奇的是導演、劇組何以萬人海選一個“外國人”(外籍華人)出演在中國人民心目中神級的雷鋒形象?要知道,雷鋒的扮演者胡家華,出生于荷蘭鹿特丹,成長于德國,據(jù)他自己說在接戲之前,他從未了解過這個人物,對他的生平更是一無所知。更加讓人感到神奇的是一個“外國人”把雷鋒演得“神似”,征服了中國觀眾,何以成為可能?當然,他似乎與雷鋒有有著冥冥中的緣分,他不但與雷鋒長的形似,而且他的出生與雷鋒的出生相隔51年,他在大熒幕上出演雷鋒與雷鋒的去世也恰恰相隔51年;再有,他的成功肯定與他對演技的悉心揣摩和向老演員的虛心學習有關。但我以為根本而言毋寧是人類高尚精神的相通。雷鋒生于中國,“雷鋒精神”卻絕非中國獨一份的土特產(chǎn)。中國人學習雷鋒做好事,西方同樣有人無私奉獻社會。令人汗顏的是,許多去過國外的人會發(fā)現(xiàn),西方某些國家似乎遍地是雷鋒,而中國的雷鋒們似乎越來越成為“少數(shù)派”。2012年在東莞來自巴西的老外抓小偷被暴打,卻引來數(shù)十國人圍觀,治安員竟稱不在服務區(qū);經(jīng)常見到北京地鐵里老外主動為老人、殘疾人提包,而他們身邊的中國年輕人卻無動于衷。非常戲劇性的是,2011年7月在合肥來自美國的一位小伙在廣州鬧市區(qū)連追四條街抓小偷被譽“洋雷鋒”,如此看來,超越胡家華和雷鋒之間的國家、民族、宗教、代際的這種神秘力量恰恰在于“雷鋒精神”的普世價值性。雷鋒所選擇的道路也即“雷鋒精神”,實在是人類任何一個人類社會實現(xiàn)社會和諧,任何人類個體實現(xiàn)個人價值的必由之路。

《青春雷鋒》表現(xiàn)的“雷鋒精神”的標本意義還在于它是一條實現(xiàn)“抽象的人”與“具體的人”結合的唯一現(xiàn)實之路。法國歷史學家托克維爾曾經(jīng)在其名著《舊制度與大革命》中批判法國大革命中的羅伯斯皮爾等極端革命者只愛“抽象的人”而不愛“具體的人”,是導致法國大革命走向血腥清洗的重要原因。的確,古今中外掌握了道德制高點的人很容易走向“道德絕對主義”,要么拋棄眾生,獨享高尚的孤獨,要么以火與血瘋狂改造社會,最終走向反人類的邪路。雷鋒有著自己的處事原則與精神追求,但他卻以一個現(xiàn)實主義者的高尚情感與冷靜理智幾近完美地演繹了一個“具體的人”帶領一群“具體的人”如何克服人類的缺點從而達到完滿,實現(xiàn)幸福的傳奇人生。他不但想往彼岸的“理想社會”,而且對此岸的生活充滿熱愛,感恩社會,珍視生命;他不但愛抽象的“理想的人”而且愛有瑕疵的“具體的人”,不抱怨,不氣餒,以其腳踏實地、可親可敬的現(xiàn)實主義態(tài)度與激情飛揚的的浪漫主義情感相結合的巨大榜樣力量,感染人,幫助人。

展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