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月,一手創(chuàng)辦了萬科這個中國最大房地產(chǎn)企業(yè)的“地產(chǎn)教父”、萬科董事局主席王石,竟然選擇在花甲之年去哈佛大學讀書——自己做飯,步行上學,熬夜苦讀。
王石:我在哈佛當后進生平日里前呼后擁的大佬王石,忽然之間沒了秘書和司機,成了一個在家難自理、出門常迷路的“廢人”。更要命的是,因為英語太差,他無法聽課和交流,第一次感覺腦子不夠用。他說:“我在哈佛這一年,體會到了后進生的滋味。”
初到哈佛,“大佬”過得好凄慘
王石是一個不安分的人。他17歲參軍,23歲讀大學,畢業(yè)后當公務員,32歲下海經(jīng)商,成功締造萬科后辭去總經(jīng)理職位,選擇了背上行囊,去攀登世界高峰,成為成功登頂珠峰年紀最大的中國人,以及世界上為數(shù)不多的完成登頂七大洲最高峰和徒步到達南北兩極點“7+2”的探險者。他的身體里,流淌著勇敢和冒險的血液。所以,當2010年初,哈佛大學的一個中國基金會執(zhí)行主席問王石有沒有興趣和勇氣到哈佛游學時,年輕時就曾有過出國留學夢的王石想都沒想就說:“當然有!”在他看來,人需要不斷發(fā)展自我、更新自身,而不應該被固有的條件和現(xiàn)狀所限制。過去20多年的創(chuàng)業(yè)和探險,正是他努力擺脫預定、自我造就精彩的不確定軌跡。
2011年1月底,王石處理好國內(nèi)的事務,并經(jīng)過速成英語口語培訓后,從深圳經(jīng)由香港飛往美國波士頓,開始了為期3年的哈佛大學游學之旅。這一年,王石恰好60歲。
王石到達美國前,公司已在哈佛大學所在的馬薩諸塞州波士頓的劍橋鎮(zhèn)給他租了一套別墅,配備了汽車,還請了一個懂漢語的保姆??赏跏搅撕蠛懿桓吲d,讓下屬全部退掉,他要一切從零開始。下屬無奈,只好遵命,給王石在學校附近租了套一室一廳的小房子,里面只有一些簡單用品。
然而,住進去之后王石才發(fā)現(xiàn),這樣的“裝備”和生活確實太過寒磣,完全不是一個超級富豪能輕易適應的。以前在國內(nèi),在家時有保姆做飯,外出有司機接送,在公司有秘書伺候,可現(xiàn)在,他孤身一人,一切都要親歷親為。
第一次做飯,王石買來菜后才記起,自己已經(jīng)幾十年沒有做過飯了。沒辦法,他系上圍裙,憑著幾十年前的記憶試著做飯炒菜。讓他泄氣的是,米飯因為少放了水成了干飯團,西紅柿炒蛋則因放多了鹽而無法入口。王石這時才后悔辭去了保姆,可他又拉不下臉再去找。
一地雞毛的生活還在繼續(xù)。最開始的幾次出門,因為對城市不熟,英文又看不太懂,王石搭地鐵、乘公交時不是搭錯車,就是搭反了方向。去銀行辦信用卡,王石更是被折騰得快要急出病來。在美國,80%的消費都是通過信用卡來支付,沒有信用卡是很麻煩的??墒?,在美國辦信用卡比中國難,需要信用記錄、社會保險號等一大堆資料,要命的是王石不是美國公民,哪有這些東西?再加上他語言不通,在國內(nèi)又沒有辦卡經(jīng)驗,一連跑了好幾趟都被銀行拒絕了。最后,通過哈佛大學的介紹,并看在他是世界房地產(chǎn)開發(fā)商、著名登山運動員的分上,銀行才給他辦了一張卡。
此后,王石為了力求簡單,減少煩心事,只好在各方面將就著過日子,少應酬,少出門。吃飯問題上也非常簡單,早上用微波爐熱一杯牛奶,吃一塊面包,中午就到外面吃西餐,晚上則下一碗面條。一次,他在美國的一個朋友來看望他,發(fā)現(xiàn)他居然過著這種清教徒式的生活,大為驚訝:“這可是跟你的身份相差十萬八千里啊!”王石卻呵呵一笑:“不要忘了,我現(xiàn)在的身份可是學生……”王石這樣“自虐”的結果是,到美國兩個月后,他的體重從140斤減到了132斤。他的“悲慘生活”傳回國內(nèi)后,萬科的同事都拿他說笑:“以后我們想懲罰誰,就讓他出國跟著董事長過日子!”
英語太差,當后進生很難受
不過,對于經(jīng)受過“7+2”極限考驗的王石來說,生活和物質(zhì)上的困難還只在其次,最難的是語言上的障礙。雖然出國前參加過口語速成培訓,但那只是皮毛功夫,真到了全英語交流的環(huán)境里就完全不行了。
為了提高英語水平,王石到哈佛大學附近的一所名叫Kaplan的英語學校學習英語。到那兒報到的第一天,60歲的王石差點被人誤認為是“老師”——在他的周圍,都是十五六歲的孩子,最大的也才25歲。為了克服“啞巴英語”,王石只好每天跟這群比自己女兒還小的孩子混在一起。
美國課堂強調(diào)游戲互動,所有人都要參與其中。一次,老師讓一個學生比畫單詞,叫王石來猜??墒?,那個學生比畫后,王石明明知道是哪個單詞,可掛在嘴上卻怎么也說不上來。王石的笨拙,引得整個教室哄堂大笑起來。那一刻,他覺得自己簡直丟人丟到了家。
更麻煩的還在后面,為了檢測學生的學習成效,學校每周要安排一次考試。而第一周考試時,別的同學答題30分鐘后就開始交卷,王石卻硬是做不出來。60分鐘后,整個教室變得空蕩蕩,只剩下握著筆發(fā)呆的王石……
為了開闊眼界,并鍛煉英語聽力,王石便開始去聽講座。在哈佛大學,各種各樣的講座特多,而且來演講的都是各領域的杰出人士和資深人物,演講的主題則牽扯到世界熱點事件。
可是,因為英語水平有限,王石根本聽不懂主講人在說什么。但他又實在不想錯過那些精彩的演講,便花錢請了一名翻譯幫忙做筆記,自己則裝模作樣地聽。那段時間,他一度半夜兩三點都睡不著,擔心自己在哈佛沒學到東西,想著想著就想放棄,但第二天起來,他又背著書包去上學,整個人像是沉浸在一種病態(tài)之中。
一次,王石給國內(nèi)朋友打電話,忍不住傾訴說:“我這次算是體會到什么叫‘后進生’了。哎,我做地產(chǎn)做到了中國第一,登山就更不用說了,為什么學英語卻這么難?”
為了使自己盡快適應課堂,王石逼迫自己增加了學習英語的強度。周一至周五,他每天到英語學校上3小時英語課,再到哈佛聽2小時專題講座,然后在圖書館看2小時書,晚上回家再復習2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