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作家蒙田說過:“冷靜地去做,但要熱切地追求。”無論追求什么,都是如此。
——題記
急促的風(fēng)貼著車窗玻璃向后吹去,不留意間溜進一小陣,撩起一縷額發(fā),微冷的溫度和著溫?zé)岬谋窍ⅲ凰查g一種糾結(jié)的感覺……坐在車上,難得的閑暇時光卻使我百無聊賴起來,第一次思考起我自己。
我,常被作為“鉆牛角尖”的代名詞,什么問題進了腦子,就必定要尋到令自己滿意的答案,過程中甚至纏著人不放,一股死死往前絕不服輸?shù)膭艃骸?/p>
我不過是很喜歡假設(shè),因為假設(shè)太多,一定要找到正確的,如若不是如此,無數(shù)的泡泡和泡泡,在腦中分解、再凝聚、再分解……在我自己眼中,這是種可愛的執(zhí)著,一種惟一能讓自己擺脫糾結(jié)的途徑。
曾有一次,一道令我一眼便輕視的題竟讓我消磨了幾個小時的光陰,我不服輸,即便是煩悶、不解集于一身,甚至把自己的頭發(fā)揉得不成樣子,我仍是專注與熱衷于這些“可惡”的數(shù)字上,眨眼,掛鐘上的指針已是凌晨……當(dāng)隔天頂著壯觀的“熊貓眼”對著家人、同學(xué)訝異的眼神,我心里卻浮上前所未有的快感,心中燃著的烈火逐漸被清甜的泉水澆息。
抑或是,曾經(jīng)在學(xué)校的頂樓,面對夕陽,和朋友談著“人生”。這個很深,范圍又很廣的話題總是讓我們說得樂此不疲。太多太多的時候,我們會因為一件小事的主客觀意見不同而爭吵,也會因為如此而感到我們之間的觀念差距。因此我曾不只一次地想過改變她的看法和嘗試去了解她,改變我自己。然而事實證明我是錯的,真理不可能只有一個,就像孔夫子說的“有教無類”和“因材施教”,在客觀意義上講,這確是無法兼顧的。一件同樣的事,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并沒有明確的對與錯之分。
因而這件事也使我懂得了,有些執(zhí)著的真理并不一定就是是與非、黑與白那樣有著明確的界限。我還是個孩子,單純的過分執(zhí)著,會演化成莽撞。我有我的無知……
車子到站了,結(jié)束了我的浮想。我的堅持,永遠(yuǎn)沒有終點站,只是,那種堅持,會愈加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