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jié)_過端午節(jié)的作文300字(1)
每年農(nóng)歷五月初五為端午節(jié),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又稱端陽節(jié),重五節(jié),流行于漢、壯、布依、侗、土家等民族地區(qū)。
這一天,主要活動就是賽龍舟、吃粽子。相傳龍舟競渡是為了撈救投汨羅江而死的愛國詩人屈原的遺體。有學(xué)者認為端午節(jié)其實是龍節(jié),是四五千年以前南方少數(shù)民族紀念龍神的日子。每逢這天,人們要把房子打掃干凈,在廚房里灑上雄黃酒,用來殺死毒蟲或防止毒蟲滋生。
關(guān)于端午節(jié)的兒歌,我想許多小朋友都會唱吧:“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端午節(jié),許多地方的人要用紅、黃、藍、白、黑五色絲線系在兒童的脖頸、手腳或足踝上,稱為“長命縷”,各家要插“五端”:菖蒲,艾草,石榴花,蒜頭,龍船花;南方還要吃“五黃”:黃魚,黃瓜,咸鴨蛋黃,黃豆瓣,粽子,雄黃酒。無論南方北方,這一天還要用雄黃在兒童的額頭上畫個“王”字。
端午節(jié)充滿傳奇,充滿樂趣,真希望今年的端午節(jié)快點到來。
端午節(jié)_過端午節(jié)的作文300字(2)
“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一到端午節(jié),我就會想起這首充滿童趣的兒歌,大家看了這首兒歌,一定有一肚子的問題:明明是“端午”,兒歌里怎么變成“端陽”的呀?還有沒有其他習(xí)俗啦……端午又叫重午、端陽……許多習(xí)俗都與“五”這個數(shù)有關(guān):用紅、黃、藍、白、黑等五種不同顏色的絲線系在兒童的手腕上、足踝上,成為“長命縷”;吃“五黃”:黃魚、咸鴨蛋黃、黃豆包的粽子、雄黃酒……雄黃酒喝完了,人們還喜歡用酒杯里剩下的雄黃在兒童的頭上寫上“王”字,再把多余的雄黃倒在廚房的地上,用來消滅害蟲。
說到端午,大家肯定還想問:為什么要把粽子扔到水里去呀?那是為了紀念投汨羅江而死的愛國詩人屈原,扔粽子是為了讓魚蝦吃飽了,不再去吃屈原的尸體。說到這兒,你也對端午節(jié)有一定的了解了吧?一定要記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