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學(xué)的湯姆與伙伴們到一條清澈見底的小溪邊,拿出從家中偷來的鍋鏟,卷起褲腳,捕魚,砍柴……歡樂從唇間發(fā)出,跨出的每一步都充滿活力。就這樣,在安靜怡人的環(huán)境中,他們度過了一個悠閑自在的下午。這是當我合上這本書,腦中浮現(xiàn)的一個場面。每當我看完一章故事,都不由感嘆:“自打《環(huán)游地球八十天》后,再沒有一本書讓我百看不厭,達到王周遭的境界。但這本書做到了。”
這本書的取材是美國南北戰(zhàn)爭前的社會生活,也是馬克·吐溫先生對自己童年的回顧。他說過:“我寫這本書地目的之一,是幫助成年人愉快地回憶起他們童年時代的生活背景。”這本書的確有這樣的魔力——全書就像馬克·吐溫的孩子,繼承了馬克·吐溫式的詼諧與幽默?,F(xiàn)在回憶起來,還有幾個致深的故事場景活靈活現(xiàn)地舞蹈著:粉刷匠智慧的頭腦,主日學(xué)院里的大人物“出風頭”,湯姆與貝琪單純又大膽的約會…..怎樣?這些有趣難得的生活場景,時不時讓你忍俊不禁呢?生活在頻頻壓力下的我們,得到這樣的心靈雞湯,豈不是一種不錯的消遣?當我把這些故事分享給別人的時候,他們也為此拍案叫絕。
但是,當你百般閱讀這本書,換來的就不是快樂,而是深沉的思考了。我還記得魯迅的一句經(jīng)典的話:“有些現(xiàn)象是公然的,常見的,平時是誰都不以為奇的”但“卻已經(jīng)是不合理的,可笑、可鄙的,甚至是可悲的。”我認為《湯姆·索亞歷險記》就是在這樣的基礎(chǔ)上進行更深層次的批判。
——這應(yīng)該是馬克·吐溫先生寫這本書的目的之二。文中有一句話嵌在我的心底:“他們說自己寧愿在舍伍德森林做一年的草莽英雄,也不愿當一世的美國總統(tǒng)。”這句話不難看出作者對死板、迷信、沉悶的舊社會的極度厭惡?;貞浺幌?,文中多出都是作者在發(fā)泄這種不快的情緒:主日學(xué)校來了大人物,所有教師,學(xué)生,清潔工,紛紛搶著平日能推盡量推的任務(wù),在學(xué)校內(nèi)“忙里忙外”——虛偽;波莉姨媽將湯姆當成藥罐,填塞了種種江湖號稱“治百病”的藥——迷信;湯姆偷糖一事,被姨媽揍個半死——死板,教育的扭曲……這類引發(fā)人深思的事情如潮水一般,一波接一波,沖擊著我的心靈。想象,現(xiàn)在的和平年代是否也有過類似的情形?
馬克·吐溫先給我們快樂,在引發(fā)人深思,使得我們不能安寧。因為當前過度的快樂,反而會使反省更加沉重。但即便如此,文中還是有希望之星不是嗎?
在這樣扭曲了的社會中,還生存著一名與之相反的人,他活潑,機靈,善良,正直。他,就是本書的主人公——湯姆。無論在過去或者現(xiàn)代人地眼里,湯姆都不算“好孩子”,逃學(xué),貪玩,談戀愛……但是,我卻很喜歡他,想必了解湯姆的人也都很喜歡他。因為,我羨慕他的輕松,自由,且過了一個真正的童年。湯姆擁有屬于小孩的天真與淳樸。
我與湯姆年級差不遠,但我卻明白我生活在一個競爭激烈的社會中,需要學(xué)習學(xué)習再學(xué)習,而湯姆卻什么都不用考慮,自由自在地過童年。我突然發(fā)覺我的童年被提前搶走了。我與同齡孩子們簡直是一只“被羽毛壓垮的駱駝”!現(xiàn)在大家都熱議于“孩子喪失的天性”。不就是湯姆身上的東西嗎?我們只知道壓力化動力,動力化努力,努力換來成功,卻舍棄了快樂的時間。
所以,金錢誠可貴,成功價更高,若為童真歸,二者皆可拋。何時,我們可真正笑談自己獨一無二的童年?
逃學(xué)的湯姆與伙伴們到一條清澈見底的小溪邊,拿出從家中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