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孔子亦有惑師于郯子、萇弘、師襄、老聃。欲解其惑,必求之與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為師,崇高之業(yè),受世人景仰。然為人之師非易事也。
孟子稱:“人之患在好為人師。”由魏晉氏以下,人益不事師。師者,才淵博,智通明,目性通達者方能為之。然為師之難非于此乎,而重交與學生。水乃萬物之源,無水,萬物皆不成活。溝通亦如水,乃師生心靈相交之需也。于學者,師圣且魁。猶萬世之君,一言一行亦遷于民。然人非圣賢,孰能無過。師之過,其徒難耐。更有甚者,即造成“揭竿起義”之勢也。知錯能改,善莫大焉;過而不糾,其為過者,終不改矣。唐太宗當政,皆以民為本,為民所思,故深得民心。育人亦同,需因材施教。故師者應解其意,自正其身,方能重得“民”心,使“民”信之。
課堂矣,乃師生智慧與靈性之舒展,放飛心靈成思想之睿智,生命涌動發(fā)揮詩意與激情之所也,此需師生以誠心晤對。學者之所以為學,因其思想與智能皆于成長之中,血氣方剛,意氣用事乃當時之性矣。師者需耐心以教,并傳其道使之信服,而非怒而罰之。師者之望,非建于其神態(tài)及其刑罰,德高而待人寬厚乃樹其威望之重也。
古往今來,為師者無不歷盡滄桑之凝重與深厚,無不付出深重代價以成其業(yè)。故為師者需不斷加強自身修養(yǎng)以應萬事。如此,師生關系將和諧益甚。
以上均為鄙人就班級教學現(xiàn)狀而論。雖為學生,為有資格就之侃侃而談。作此文,望老師能通其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