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車都 > 初三作文 >

《朝花夕拾》讀書筆記1000字

心目中,有兩位文人一生銘記,一位是現(xiàn)代童話大王鄭淵潔,他給了我最初的啟蒙;另一位便是魯迅,那位“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的魯迅。

人們常說,一本好書,見證了一段歷史,《朝花夕拾》便是如此。

一本只有十篇文章的回憶散文集,見證了近代中國三十年的文化變遷,也留給了讀者太多太多的感觸。封建思想,帝國主意的壓迫,中國六億人民正處于水深火熱之中。那時的魯迅,只有十四歲。

十四歲,父親去世,魯迅陰遭受誹謗而遠離紹興,到了南京進入雷電學(xué)堂。十八歲,只身一人又開始了怨毒日本求學(xué)之路。不該那些年齡承受的苦楚,魯迅用他瘦弱的肩膀擔(dān)著。初到日本,魯迅和孫中山先生一樣,懷著相同的夢想——學(xué)醫(yī)救國而努力。不同的是,一場講述日俄戰(zhàn)爭的電影,改變了魯迅今后的人生,從此棄醫(yī)從文。這是莫大的勇氣?。∫唤槠矫?,硬是用短小的筆尖,劃開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埋下的陰霾,讓一縷縷陽光,溫暖了無數(shù)愛國青年的內(nèi)心。

之后,魯迅在北京東交民巷的舊屋里,多了一張?zhí)僖皣谰爬上壬恼掌?,沒有了完好的講義,卻給魯迅今后的生涯做出了無限的鋪墊……

在幼時的魯迅,也有著平常的童年:“謀殺”自己隱鼠的阿長,卻幫自己買來了夢寐以求的《山海經(jīng)》;背完了《孟子見梁惠王》的前三卷,也傷逝了去看五猖會的熱情;告別了逸趣橫生的百草園,隨著大多數(shù)學(xué)子一起,進入了三味書屋,請教了鏡壽吾先生。仿佛人生都不會有偏差,直到自己父親瀕危,家境衰落。魯迅的人生也從此逆轉(zhuǎn)。

《朝花夕拾》并不如《百草集》那樣有著濃厚的諷刺意味。相反,書中的背景,沒有了夸張的手法,沒有了可以的抨擊,留下的只是一張張回憶的影子和一段段歷史的記憶。腐朽的封建教育,崇洋媚外的社會風(fēng)尚,還有大鬧牛鬼蛇神的迷信之事,這些在《朝花夕拾》的任務(wù)里充分的體現(xiàn)出來。魯迅就是魯迅,只有經(jīng)歷了許多常人無法經(jīng)歷的故事,才會有今天所見的《朝花夕拾》。

魯迅再給日本友人增田涉的信中曾提到:這十篇,原文載莽原上,后來被集成書了,原名叫“舊事重提”……后來想一想覺得……于是改名為《朝花夕拾》。起初,魯迅準備寫的十一篇,結(jié)果只寫了最后一篇《范愛農(nóng)》便草草結(jié)尾了。據(jù)回憶錄中講述:這篇寫法較差,大概是路途奔波,思路有點亂罷!其實知曉魯迅當時狀況的人都知曉,魯迅再用一種什么樣的心態(tài),住在廈門大學(xué)圖書館的閣樓上,一邊與“名人志士”作斗爭的同時,望著一輪明月,寫著這十篇——《朝花夕拾》。

魯迅的遺體上蓋著毛主席親手寫的“民族魂”三個紅字。這也是當今社會所缺少的。區(qū)別于日本的民族排擠,中國人至少應(yīng)該團結(jié)起來,面對未來許許多多魯迅先生還未曾面臨過的,民族危難……

《朝花夕拾》讀書筆記1000字

《朝花夕拾》,正同于它另類的名字一樣,這本膾炙人口的巨作,是魯迅先生在風(fēng)燭殘年的歲月里寫下的。老了,累了,回味起童年時的點點滴滴,心中還是會有當初的味道,想必還別有一番滋味吧。清晨綻放的鮮花有了晨曦會顯得更加嬌嫩,到了夕陽西下時分去摘取,失去了剛剛盛開時的嬌艷與芳菲,晚霞的照射卻使它平添了一中風(fēng)韻,那若有若無的清香在風(fēng)的導(dǎo)送下,讓人浮想聯(lián)翩。像是在嘗一道佳肴,細細咀嚼,幼年時童真的味道留在心頭,慢慢漾開。

魯迅先生是一派大作家,他的童年并不乏味。他是鄉(xiāng)下人,卻能和城里人一樣去讀書。少了鄉(xiāng)下孩子的粗狂,多了一份知書達理。少了城里孩子的嬌氣,多了一種大度氣派。他懷念在百草園無憂無慮的日子,與小蟲子們?yōu)槲?,仿佛這樣的童年才夠味兒。趁大人們一愣神,以神不知,鬼不覺的神速,鉆進百草園。油蛉在這里低唱,蟋蟀也會來伴奏,魯迅的童年似乎是在一首大自然圓舞曲中度過的。

枯燥,乏味,是對魯迅先生在三味書齋的最好的詮釋。稍稍偷懶一會兒,也會被壽鏡吾老先生的一句:“人都到哪里去了?”喊回來,整天除了讀書還是讀書,閑來無趣。

從書卷里散透出的天真爛漫,不經(jīng)意間似乎也把我感染了,或許魯迅的文章真有什么魔力吧,他用一個孩子處世不深的目光探射了我的心,引起了我的共鳴。

有人說:要看一個人是不是真的會寫文章,最主要還是看他的文章里有沒有感情。老師也曾說過:只有情感才能把文章變成有血有肉的。我不得不承認魯迅確實厲害,他的一切話語雖然平淡樸實,熾熱的情感卻展露無疑。他希望與大自然真正擁抱在一起,憧憬在山水間流連,向往與小蟲子們打成一片的日子。讀著讀著,仿若年邁的老人頓時變成了一個活力四射小孩子,身上散發(fā)著陽光般的氣息。

小的時候,自己也曾擁有過那樣的光輝世紀。喜歡坐在河岸邊看著鴨子從身前游過,頒著手指頭細數(shù)“一只,兩只。。。。。。”;喜歡奔跑在林間小道,拋開心中的不愉快,盡情去笑,不用管禮數(shù)是否;還喜歡躲在一個隱秘的地方,看著同伴進進出出找自己的忙碌身影,最后因為自己躲的技術(shù)太高超,無奈,只得向我低頭認輸。想到這里,心中有種竊喜的感覺,說不上來是什么。好象是一個小小的“陰謀”得逞了,又象是躲過了一場小小的“災(zāi)難”。《朝花夕拾》讀書筆記1000字

《朝花夕拾》讀書筆記1000字

《朝花夕拾》是魯迅的代表作,書中涵概了魯迅先生從孩提青年時期的悲歡離合,記錄著一位文學(xué)巨匠成長的點點滴滴。

我家的那本《朝花夕拾》有些年代了,它散發(fā)著古書的風(fēng)韻。觸著那飽經(jīng)風(fēng)霜的封面,看著草書的《朝花夕拾》書名,想起了魯迅對一個書名的精雕細刻。此書本名為《舊事重提》后經(jīng)他的一番苦思冥想,改成了現(xiàn)在的名字,

翻開己發(fā)黃的紙頁,一陣墨香撲面而來。它經(jīng)過了時間的醞釀,沉淀,發(fā)酵,變得如此醇厚,如此深長。我沉醉了。霎那間,我仿佛乘著一葉扁舟,在迷霧氤氳的歷史海洋中航行,而《朝花夕拾》恰似一盞明燈,穿透迷霧,引領(lǐng)我來到魯迅的過去。

我看到了阿長。那個矮矮胖胖的保姆,她影響了魯迅的兒童時代,她睡覺時總是愛擺一個"大"字,她和別人講話時總愛指指點點,她腦袋里全是瑣碎的小節(jié)。當和迅哥兒講長毛的故事時,他對她的全是敬畏,當阿長踏死了魯迅心愛的小隱鼠時,迅哥兒很氣憤,當阿長買來了魯迅弋夢寐以求的"三哼經(jīng)"時魯迅再一次敬畏她了。她善良而愚昧。

我看到了魯迅的父親,父親曾讓童年的魯迅困惑過,因為在他興高采烈地要去看五猖會時,勒令他背書。而魯迅從沒有指責(zé)過自己的父親。父親被庸醫(yī)治死,一直是埋在魯迅心中的痛苦。《父親的病》中重點回憶兒時為父親延醫(yī)治病,描述了幾位名醫(yī)的性醫(yī)態(tài)度,作風(fēng),開方等種種表現(xiàn),揭示了這些人巫醫(yī)不分,故弄玄虛,勒索錢財,草菅人命的本質(zhì)。后來,魯迅聽從了衍太太的話,在父親臨終前大叫,大聲哭喊,沒有讓父親安靜地離去,這是讓魯迅靈魂永遠不安的痛。我看到了藤野先生,一位異國醫(yī)學(xué)教授。他平等待人,嚴謹,正直,熱誠,沒有民族偏見的高尚品格,令人肅然起敬。他所做的一切都很平凡,平凡中滲透出偉大。他給予了魯迅先生無盡的安慰與幫助,若我們不設(shè)身處地地想象魯迅當時的艱難處境,便很難感受到這位老師的偉大之處。我又來到了百草園,草木茂盛,鮮花遍地。魯迅在這里享受到了童年的無限樂趣。雪地捉鳥,疊羅漢,拔首烏弄壞了后墻,采野果吃,都是魯迅兒時最快樂的游戲,兒童的生活趣味是廣闊的。我又踏進了三味書屋,小小的書屋,束縛著多少孩子的童年,約束著多少孩童好玩的天性,封建的書櫥教育,孩子只能讀書,背書,連問題都不能問,孩子們的童年是灰色的,沒有一點樂趣,看著那不知所云的文言文,只能死記硬背。孩子們的童年不應(yīng)是這樣的,應(yīng)是活潑快樂地健康成長。我合上書頁,舉目遠眺,看見有一叢薔薇開了一朵嬌嫩的花。呵,《朝花夕拾》不就像這一朵唯一盛開的薔薇花嗎,艷麗而嬌美,而又有刺,魯迅的語言雖在這本書中有些溫情,卻也不乏他冷峻,犀利的風(fēng)格。《朝花夕拾》讀書筆記1000字

展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