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車都 > 初三作文 >

孤月

月!”一個“月”字脫口而出。孤寂、凄涼卻上心頭。好一個冰涼寒心的月字,好一個孤寂凄清的夜晚。

舉頭望明月,突如其來的孤單陣陣襲來。

我輕聲詢問:孤獨的嫦娥啊,此刻你在孤冷的月宮做些什么?在想后羿嗎?在開啟承封的記憶嗎?想當初你們的生活過得是何等的幸福美滿,而如今卻落到了各居一方的地步,彼此都承受著孤獨和相思的煎熬。都是靈藥惹的禍,你后悔過嗎?這么多年你在月宮閉門思過得怎么樣了?

孤獨的氣氛總是給人壓抑的感覺。

看著那輪在高空懸掛的月亮,我忽然發(fā)現(xiàn)它似乎也不如平常的活潑愛動。緩緩的,漫無目的的在夜空徘徊。因為今天是中秋節(jié)。所以它也孤單嗎?也許吧。

月孤單了就以徘徊的方式來消磨時間,那我孤單的時間又用什么樣的方式來打發(fā)呢?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時間啊,就像流水一去不返,但時間仿佛就停留在了這一刻——中秋節(jié)。世間高興與快樂都被凍結了么?我?guī)缀跽也坏綗狒[遺留的半點痕跡,留下的只有孤單與落寞。整個夜空、整個世界只有孤單。

“孤”從何來?是因為月的孤獨?可我怎么也想不明白,月要孤獨的時間是很豐富的??蔀槭裁雌瓦x擇這一夜呢?是嫦娥她激發(fā)孤獨感的降臨?還是她看不慣別人因為團聚而興奮,不甘心自己獨守月宮的孤獨。因此,將月調(diào)得更大、更圓?還是她……

也罷,這也未嘗不是一件好事。月之孤獨卻賦予了詩人的無限靈感。

自古詩人多孤傲,孤傲必孤獨。于是,李白呤出了千古名篇《月下獨酌》。你看他“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很想排譴一下胸中積郁,可是“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知音難覓,怎不感到孤寂,怎能不醉。

蘇東坡的人生失意,也就借酒發(fā)揮,對月傾訴“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我欲乘風歸去”又恐“高處不勝寒”。每讀蘇公此詞,我總會不免的一笑:在月下即使是發(fā)一通牢騷,竟也能發(fā)出如此美妙的詩意來。試想,如果沒有了這些與月色相關的千古文章,中國的古文化將枯燥成何等模樣?

至今,中國老百姓歷來都鐘情著月亮,每年八月十五月最圓,這一天是名副其實的月亮節(jié)(即中秋節(jié))。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少,人人看月亮、吃月餅。

拿著一個難以哽咽的月餅,終于我走進了那間連月也不愿光顧的屋子里……

展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