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見過中央臺“契丹祖源,圣地平泉”的宣傳語吧?平泉,緊臨京津門戶,北接內(nèi)蒙草原,南連冀北山川,孕育著美好河流,滋養(yǎng)著壯美山川——我可愛的家鄉(xiāng)。
菌文化·神奇
看,纖如細絲的小雨,在微微透光的天空中盡情的揮灑;在茂密的松樹腳下,一只只可愛的“小精靈”正在茁壯成長。它們頂著圓圓的大帽子,分散在各個松樹跟或柴草下面,等待著人們的采摘。她們,就是我家鄉(xiāng)著名的松蘑、肉蘑、榛蘑……尤其是松蘑,也叫做松口蘑。參觀了就日館,你就會知道松蘑的重要“國際地位”。最讓人回味的還是小雞燉蘑菇了,里面的蘑菇是肉蘑,不但風味極佳、香味誘人,而且營養(yǎng)豐富,在配上雞肉的香味,簡直就是人間極品,讓人垂涎三尺。
小時候,在老家,一到夏天,就和媽媽到對面的山上采蘑菇。我總是拎著我的小筐,屁顛屁顛的跟在媽媽后面,我喜歡下“挑戰(zhàn)書”――和媽媽比誰采的蘑菇多??墒?,輸?shù)目偸俏?。于是,就想方設法的搶媽媽采的蘑菇,那種陶醉自然之美的情趣真是人生的一大享受。
最讓人感到神奇的是,平泉把蘑菇做成了產(chǎn)業(yè),做成一種文化。平泉發(fā)展食用菌產(chǎn)業(yè)已有三十多年,不僅規(guī)模宏大,而且品種多種多樣。蘑菇醬、菌絲湯,這些更便于保存和運輸?shù)拿牢叮龓е环N文化,走向世界。
名小吃·美味
除了蘑菇,平泉還有好多的美食。改刀肉、茶糖、八溝羊湯、山莊老酒……
我最喜歡的是改刀肉,據(jù)我了解,改刀肉以豬肉和竹筍為主料,切成絲翻炒,邊炒邊加入雞鴨湯、口蘑湯、醬油、紹興酒、香油等。待肉、筍成為金黃色后,澆上汁水,盛入盤中,成品改刀肉,外形猶如一座金字塔,筍絲柔韌,肉絲筋硬,味道鮮美,爽口而不膩人。改刀肉還有耐貯存的優(yōu)點呢。冬季裝簍可存放三個月,炎熱的夏季也能存放一周左右,要吃時加熱即可,其味不變。傳說改刀肉的絕技還是清宮中傳出來的哩。清朝乾隆年間,皇宮御膳房里有位姓劉的師傅,有一手做改刀肉的絕技,伺候了皇帝幾十年,皇帝對他的手藝非常滿意。后來,劉師傅年紀大了,就退休回到了故鄉(xiāng)平泉,開起了一家飯館。劉師傅在平泉收了五個徒弟,并毫無保留地把改刀肉的絕技傳給了他們。劉師傅在病危時還諄諄叮囑五個徒弟,要他們齊心合力,把改刀肉的絕技傳下去。
五徒弟遵照師傅的遺愿,把飯館改名為“五奎園”,就是表明大家一起將改刀肉的絕技發(fā)揚光大。五個徒弟經(jīng)營有方,改刀肉的美名到處傳揚,當時張家口外蒙古族的王爺進京朝覲,路過平泉時,不但要停下來一嘗為快,而且還把改刀肉當成高級禮物,帶進京城,饋贈親朋好友。從此,“五奎園”和改刀肉譽滿全國。
契丹史·悠久
文化是民族的根,是一個民族的靈魂和精神支柱。一部文化史,就是一部歷史教科書,它可以讓人們從中飽餐精神食糧,催人奮進。平泉的契丹文化正是這樣一本旨在弘揚平泉地方特色文化的史書。品讀它,可使人們進一步了解平泉深厚的地方文化和特色文化,更加熱愛家鄉(xiāng),熱愛平泉。
平泉是契丹族的發(fā)祥地,文化積淀亦十分豐厚,這是平泉特有的文化優(yōu)勢,在契丹族誕生的神話中提到,契丹族誕生于平泉馬盂山,契丹之父是乘白馬從遼河之源走向下游的,而契丹之母“天女”是駕青牛車泛潢河(西拉木河倫河)而下的。在平泉境內(nèi)出土的遼三彩罐、龍鳳紋鎏金銀器等大量遼代文物,都證實了契丹人曾在平泉生活繁衍過。平泉現(xiàn)存遼大長公主墓、竇景庸墓、會州城等古遺址、古墓群160多處,有館藏文物1.8萬件,遼金文物占70%。
就日館就是契丹文化的縮小版。
這——就是我的家鄉(xiāng),?。∥覑勰?,平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