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車都 > 高三作文 >

溫存

童年的記憶中更多的是關(guān)于洛陽的枝枝落落,看的最多的是眾人周知的牡丹。所謂“洛陽牡丹甲天下”在那時的我心里留下的印象總是那么一簇一簇的相當(dāng)熱鬧,如此也便是富貴榮華的象征。

那時候并沒有今日宣傳口碑極好的“國花園”(國色牡丹園),倒是在市區(qū)有一個很破落的牡丹園??茨档ご蠹叶紩患s而同的選擇去王城公園,在童年的印象中那里有著極好的娛樂設(shè)施看花倒是其次,殊不知如今回想起來那里卻成了牡丹花的海洋。總是在園藝師的手筆下開出大多大多簇?fù)淼钠粱ǘ?,含苞待放的也盡顯風(fēng)姿。這也確是洛陽的一大特色產(chǎn)業(yè)。

如今觀賞牡丹最好的時節(jié)依然是三四月份。洛陽可以完全一覽一千多種牡丹品種的“國色牡丹園”也完全開放,給了游人一個足以大飽眼福的牡丹園,并且那些典故傳說也完全一一在目。

在我小時候住在洛陽邙山的姥姥姥爺家里的時候,國色牡丹園以前的占地不過是個無人問津的小牡丹園。政府對此牡丹園開始重視也是后來的事。擴大改造后的牡丹園堪稱洛陽的另一大展現(xiàn)風(fēng)采的特色之地。在這片曾經(jīng)來來往往的土地上,我看到如此令人欣慰的變化,讓更多的人可以了解洛陽的牡丹文化,去欣賞感知他們。

去過兩次次洛陽文化底蘊深厚的白馬寺,那時候沒有專業(yè)的檢票員,只是兩個在門口站崗的僧人,而我兩次都是沒有買票進(jìn)入的。一次跟著年邁信佛的奶奶進(jìn)入,奶奶在百般纏念后他們就放了我進(jìn)去。另一次是跟著姑姑他們?nèi)サ?,是有免票證件的緣故吧。

對白馬寺的印象就是除了寺廟就是寺廟,因為是中國第一古剎,中國佛教的傳播地。固然有著很深刻的記憶。如是在年少的念佛燒香中長大的我,對于那樣的寺廟依然是不夠敏感,但是的確記得那時個比之后去的少林寺要美好一百倍的地方。給我很開闊的感覺。

白馬寺是很洛陽的文化,帶著深深的幽秘和古老的面紗,經(jīng)歷著無數(shù)世人的拷問。也成為更多人的精神寄托。亦如我七十多歲年邁的奶奶信仰的佛教,多年不變。如此虔誠,如此執(zhí)念。又如我對洛陽那塊土地的熱愛,如此執(zhí)著一愛十幾年,成為我內(nèi)心唯一可以柔軟的足以慰藉的土地。

如今修建后的白馬寺,更是在大門的藝術(shù)上下了不少功夫,也寄予了更多的期望。

去過一次坐落在洛陽郊區(qū)土地上的不得不去的龍門石窟,他更像是一個謎,一直在我心中揮之不去。亦是世界的一個謎,永無止境的被人研究討論。

一直聽人說起龍門石窟,中國必去的震撼世界的偉大工程,是在我去過西安看過兵馬俑之后讓我唯一震撼的奇跡。甚至比兵馬俑更讓我抓狂于人類的極限問題。他們?nèi)绱诉@般創(chuàng)造的奇跡。依山傍水的秀麗風(fēng)景隨同這些石像一起,進(jìn)入冥想。

唯獨那殘破不堪的成品藝術(shù),也成了我心中抹不掉的傷口。一直一直,揮之不去。那也是中國的傷口,在歷史的銘刻中記錄。

這筆濃重的中國文化,在洛陽的積淀上,也成為一種精神的昭化。凝聚了更多的力量與時代抵抗。

在我記憶里深刻的還是那些鋪陳開來的童年映像。走過的洛陽的街,時代與古典韻律并存的文化始終是洛陽的特色。她像是一個溫存的少女,羞赧的閉存于溫暖的小屋。

時代的氣息濃厚的洛陽人操著柔軟的普通話,轉(zhuǎn)身在迷叢花簇間。不斷翻新的建筑在古舊的三層民居間露頭,青灰的磚色在時代的歷練中盡顯滄桑。

盡顯歷史風(fēng)韻的老城,商業(yè)遍布的上海市場。我記憶里一成不變的西工游園。從那里走過直到現(xiàn)在盡顯時代特色的王府井,時代廣場。從陳舊記憶里的百貨大樓到現(xiàn)在的中央百貨。突軍異起的新天地。還有最具洛陽特色的大張量販平民超市。

那些時候常去的就是洛浦公園。夏季可以在河邊吹到肆意的涼風(fēng)。讓人靜默,讓人留戀。公園被洛浦大橋的分割之下形成四大景區(qū)。各種喬木灌叢被園林人員修剪成美麗的各種樣式。這片芳草鋪地的公園還是貫穿各地的主要必經(jīng)之地。在這里也有很多故事可循。自此也被分割成四大文化區(qū)。在洛陽的河脈之下脈脈流動……

關(guān)于洛陽的記憶,自此先告一段落。那些溫存和感念久久在心。流落成一條溫暖的印記。鋪疊在心口,成為終身無法磨滅的映像。待時回放。

展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