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年以前,在川北秦巴山脈的一個(gè)小山村里,出了一個(gè)綽號(hào)叫包打贏的秀才。因他擅長替人書寫訴訟狀,人又極聰明。經(jīng)他寫的狀子,從未打過輸官司,自己還不會(huì)受官司牽連。所以,當(dāng)?shù)乩习傩?,便?zèng)送他一個(gè)“包打贏”的雅號(hào)。至于真名叫什么,早已無人知曉了,只有他的一些有趣的傳奇故事,一個(gè)個(gè)地讓老百姓給流傳下來。
這個(gè)故事,發(fā)生在一個(gè)酷熱的夏天。這一天,村子里一家父子倆發(fā)生矛盾,父親被兒子打得頭破血流。于是,父親將兒子告到縣衙,告兒子“毆打親父,為子不孝”之罪。兒子知道父親告了自己,便上包打贏家,找包打贏出主意。包打贏聽了原委后,說道:“你先回去,我馬上替你寫一張回呈,過一頓飯時(shí)來拿,包你到縣衙打贏官司。”
那人依言回去了。這里,包打贏匆匆忙忙取出文房四寶,寫完呈狀封好,凈等那人來拿。
過了一頓飯時(shí),那人果然來了。一進(jìn)門,便見包打贏頭戴棉帽,赤裸上身,下穿棉褲,面前放著一盆燒得紅彤彤的木炭火。手執(zhí)一把涼扇,正在那兒一邊烤火,一邊輕搖涼扇。他的一舉一動(dòng),弄得那青年丈二和尚——莫不著頭腦。不知包打贏搞些啥板眼兒,急忙問,“先生把回呈寫好了嗎?快給我!”
“寫好了,但你要聽我吩咐,不然官司你就打不贏!”
“好,我依你的!”
包打贏如此如此這般這般,在那人耳邊一陣吩咐。那人點(diǎn)點(diǎn)頭,拿上回呈走了。
第二天,那人便被傳到縣衙過堂。無論縣令問什么、說什么,他總是頭頂回呈,不言不語。
縣太爺三問兩問,總不見回話,心里火了,大怒說道:“大膽刁民,你父告你‘毆打親父,忤逆不孝’之罪,本官問案,竟敢拒不回話,分明無視縣衙公堂,藐視堂堂本縣。”說著,吩咐兩旁衙役,“刑杖......”
縣太爺一聲刑杖的‘刑’字剛出口,就發(fā)現(xiàn)一旁抄錄的師爺,直對自己連使眼色。并聽師爺說道:“稟告太爺,被告頭頂呈狀,不發(fā)一言,內(nèi)中恐有別情,不妨令其取來一看,查清究竟,在行定奪不遲!”
“師爺所言甚是,”縣太爺說道,“書辦,取下被告頭頂之物呈上!”書辦依言取來呈與太爺??h太爺展開回呈一看,不禁冷汗直冒。但只見呈狀上一個(gè)大大的“冤”字下,兩行稍小的字跡,如此寫道:
妻有貂蟬之美
父有董卓之意
看罷,縣太爺心里想道,此乃何人所寫,分明欺本縣無能,對此案有失察之過。哼,本縣到想看看,是何方神圣,敢與本縣作對。思慮至此,縣太爺吩咐:“先將原告暫且收押待審。”
衙役將原告帶去后,太爺說,“被告,本縣問話,你要從實(shí)招來,免受皮肉之苦,還可免罪,如不從實(shí)招來,罪加一等!”
被告一聽免罪,忙回道:“小人愿招,求太爺開恩。”太爺?shù)溃?ldquo;那好。我問你,你頭上所頂呈狀,是何人所寫?”被告說道:“太爺容稟,小人過堂之前,曾答應(yīng)不說出寫呈狀之人是誰,求大人恕罪。”
“哼!膽大刁民,竟敢欺侮本縣,拒不將實(shí)情招來。來呀,大刑伺候!”太爺大怒喝道。
“我招,我招......,望大人繞過小的,小人實(shí)招便是!”被告害怕受刑,只得如此這般將事情說了。過后不久,縣太爺叫衙役將包打贏傳至縣衙,當(dāng)堂詢問,太爺?shù)溃?ldquo;包打贏,被告的呈狀可是你寫的?從實(shí)講來。”
包打贏道:“被告呈狀,并非小民所寫。”
“大膽,被告說是你所寫,為何不從實(shí)講?”
“回稟大人,確非小民所寫,若大人不信小民的話是實(shí)話,可否請?zhí)珷斪尡桓嬷v出,他如何找小民寫的呈狀,他見到小民時(shí),小民又在做何事體。”
“好!本縣就依你所言。被告,把你見包打贏時(shí),他正在作何事情,從實(shí)講來。”
“回稟太爺,被告見到他時(shí)......”待那被告一一將他的所見所聞?wù)f出時(shí),頓時(shí)逗引得滿堂眾人哄堂大笑。直弄得縣太爺,哭也不是、笑也不是、腦也不是、怒也不是;坐下太師椅上的虎皮毛刺,猶如無數(shù)根鋼針,令他坐立難安,獅子站桌腳——下不倒臺(tái)。
見縣令如此狼狽,包打贏心下暗喜。可又不得不替縣令解圍,于是又說道:“大人明察,可見此人所言,純屬胡言亂語。這等炎熱天氣,竟誣賴小民頭戴棉帽,赤裸上身,下穿棉褲;還冤小民升火而烤,執(zhí)扇煽涼;這人此等言語,難道大人也覺可信?依小民愚見,此人定是受大人虎威驚嚇?biāo)?,是以糊涂如此,還望大人替小民作主,鳴冤雪恥。不然,讓小民又何顏面見世人。”說至此處,包打贏話鋒一轉(zhuǎn),又說道:“小民斗膽相問大人,被告呈狀雖非小民所寫,然大人可否告知小民,其上所寫是何言語?”
縣令直到此時(shí),方才定下心穩(wěn)住神,悠悠說道:“本縣告知你也無妨,呈狀上寫‘妻有貂蟬之美,父有董卓之意’。”
包打贏假意思索片刻,說道:“如此看來,小民到有一愚見,不知大人可愿聽聽。”
“有何說話,說與本縣,恕你無罪。”
“大人,被告之父訴其親子,毆打其父,有不孝之罪。本該治被告之罪,但既有人為其呈狀鳴冤,想來決非偶然,俗語有云:天下無不透風(fēng)之墻。既屬為父不遵,何怪為子不孝乎?為父既垂涎媳婦之色貌,或以污言戲之,或以穢行調(diào)之,也未可知也。既有人欲奪己之愛,怎不與其性命相爭!依小民愚見,此案應(yīng)以和解為上,望大人傳他父子上堂,好言相勸,令其歸家。父子夫妻老少團(tuán)聚,和睦相處皆大歡喜,讓后世傳頌一段‘清官明斷’之佳話,于大人豈不樂哉、美也。”
縣令展顏笑道:“包英雄所言甚合我意,就依你所言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