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期間,小丫隨父親去菜市場擺攤賣辣椒。不一會兒,來了一位少婦,指著辣椒問道:“這辣椒辣不辣?”小丫的父親見少婦操著四川口音,忙一臉笑容地答道:“辣!辣!本地辣椒,辣得很!”
少婦皺了皺眉頭,準備離去,小丫父親不解地問:“怎么,你們四川人不是喜歡吃辣嗎?”少婦搖搖頭,說:“我能吃辣可我肚里的孩子郎個辦?”邊說邊搖頭走開了。嗬,敢情是個孕婦!
不久,又過來一個老漢,問:“這辣椒辣不辣?”小丫的父親有了剛才的教訓,忙抬頭觀察,見老漢歲數(shù)不小,看樣子又像是個北方人,估計不能吃辣,就改口說:“不辣,不辣,老少皆宜。”老漢聽了,撇撇嘴說:“不辣的辣椒有啥吃頭。”邊說邊搖頭走開了。原來,他來南方好多年了,已喜歡吃辣了。
小丫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她腦瓜子一轉,想出一招來,對父親說:“爹!看我的!”于是她把一堆辣椒分成兩小堆擺在攤前,然后高聲吆喝起來。
吆喝聲招來了幾個顧客,有人上前問道:“這辣椒辣不辣?”小丫答道:“左邊的辣,右邊的不辣!”于是,那人買下了左邊的那一小堆。旁邊另一買主聽說右邊的不辣,便買下了右邊的那一小堆。
第二天,小丫又隨父親去菜場,有兩個買主前來抱怨,說小姑娘凈說謊話。小丫狡辯道:“你們站在我的對面,我的左邊右邊和你們的左邊右邊正好是相反的呀!是你們自己拿錯了,怪我干啥?”倆買主面面相覷,說不出話來。
開學了,第一節(jié)語文課,小丫的班主任吳老師布置了一道作文題:《憶暑假的一件趣事》。小丫想起了幫父親賣辣椒這件事,覺得挺有趣,不但賺了錢,顧客還挑不出刺來,于是便以《左邊右邊》為題,寫了一篇作文。
晚上,吳老師把作文帶回家批改,被丈夫老王看見了,巧的是,老王就是買辣椒上過當?shù)馁I主之一。老王讀完作文后,說:“這小丫頭從小就有經(jīng)商頭腦,長大了不得。”
當?shù)弥煞蛏线^小丫的當,吳老師笑彎了腰。笑過以后,吳老師認真地說:“她小小年紀,為人處事就這么不誠信,還寫到作文上來炫耀,她的道德底線在哪兒?好在整篇文章遣詞造句還不錯,就給她60分吧。”
吳老師為卷子打上分數(shù)后,又在后面加注了一句評語:為人處事,良心要居中,切不可“左邊右邊”搖擺不定??!
用心寫出的作文只得了60分,小丫心里不爽,回家后晚飯也沒吃,躲到自己房間里大哭了一場。父親追問清楚事情的原委后,好久沒有說話。
吃完晚飯,父親把小丫叫到客廳,語重心長地說:“丫頭,我看了吳老師的評語,想了很久,覺得吳老師說得對啊。”
小丫心里委屈,不是說商場如戰(zhàn)場嗎,打仗不用腦子怎么行?見女兒不服,父親又說:“做生意還是要講誠信,騙人只會丟掉回頭客的。”
躺在床上,小丫思前想后,覺得自己確實做錯了。可是怎么解決“眾口難調(diào)”的問題呢?小丫突然想到一個好辦法。第二天,她對父親說:“爹,我們明天去進貨時,把各種辣椒都買些回來,自己先做成菜嘗嘗,這樣我們就有了第一手資料,就能滿足不同顧客的需求了!”
到了星期天,小丫父親的攤位前又擺放了兩堆辣椒,并分別插上一塊硬紙板,寫明了“辣”和“不辣”的字樣。自此以后,小丫家的辣椒生意做得風生水起。
這天課上,又到了寫作文的時間,吳老師這次出的題目是:《一件小事》。小丫寫的作文內(nèi)容仍然和賣辣椒有關,她把和父親早早起床趕到鄰縣去選辣椒,買回辣椒后怎樣做成菜,品嘗辣椒后怎樣分辨不同品種的經(jīng)過和心路歷程寫了下來,寫得情真意切,生動感人。
這一回,吳老師在小丫的卷子上打出了100分,并再次寫下一段評語:小丫,你寫的雖然是件小事,但在我看來,卻是一件大事:它使你有了正確的價值觀。與你的美好心靈相比,這100分實在顯得分量太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