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引言
文明是社會發(fā)展和進步的標志。一個社會的文明程度的高低,反映了這個社會全體成員綜合素質的水平。
文明體現在每個人的行為舉止上,要養(yǎng)成整個社會講文明的風氣,就要從每個人做起,從自己做起,在日常生活中培養(yǎng)自己文明行為。
(2)事實論據
周恩來的風采
世人除了敬佩周恩來的高尚情操、獻身精神、精明智慧和學識淵博外,還十分仰慕他的迷人風采。他儀表整潔,舉止文明,態(tài)度優(yōu)雅。他身為國家總理,但總是謙恭有禮,服務員給他端茶,他常常起身雙手接過去,并微笑點頭表示感謝;外出視察,每到一處,他總要和服務員、廚師、警衛(wèi)員一一握手,親切地道謝;在公共場所他總是模范地遵守一切公共秩序,遇見人民群眾,他都要微筆著向大家招手致意;他每天工作18小時,每次接見外賓,總是提前到達,站在門口和大家一一握手,態(tài)度和藹誠懇,會見結束,他總把客人送到大門外,直到汽車開動離開。外國記者贊美他:"大凡見到他的人,都認為他具有一種魅力,精明智慧,人品非凡而且令人神往。"
總理道歉
霍克任澳大利亞總理時,有一次在一家商場內與一位老人就養(yǎng)老金問題發(fā)生爭執(zhí)。霍克一時沖動,罵那位老人:"愚蠢的老家伙。"老人因此把他告到法院?;艨伺e行記者招待會,就自己不文明的語言,公開向這位老者道歉。他說:"那天我非常困惱,但這不能成為我使用那種措辭的理由。如果我確實傷害了他的話,我愿意就此向這位先生道歉,誠請寬容我的不遜。"
(3)理論論據
夫子濕、良、恭、儉、讓。
《論語?學而》
心平氣和四個字,非有涵養(yǎng)者不能做。
弘一大師《格言別錄》
仁者愛人,有禮者敬人。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孟子?離婁下》
禮之用,和為貴。
《論語?學而》
約之以禮,驅之以法。
宋?蘇洵《張益州畫像記》
禮樂為本,刑政為末。
宋?蘇轍《河南府進士策問三首》
言語之美,穆穆皇皇。
《荀子?大略》
惡言不出口,茍語不留耳。
《鄧析子?轉辭篇》
言得其宜,智愚同贊。
唐?劉禹錫《武陵北亭記》
文明就是造就文明的人。
[英]羅斯金《野橄欖花冠》
一個時代的文明成為下一個時代的肥料。
[英]康諾利《不平靜的墳墓》
文明的真正驗證不是人口統(tǒng)計數字,不是城市規(guī)模,也不是農作物的產量--而是一個國家能造就出怎樣的人。
[美]愛默生《文明》
增多的物質財富和增多的空余時間是促進人類文明的兩大因素。
[英]狄斯累里《保守的原則》
我們剪去指甲不是為了解除自己的防衛(wèi)能力,恰恰相反:這是為了使我們自己顯得更文明,這樣,在比我們祖先僅用利爪搏斗更為無情的斗爭中,我們才能立于不敗之地。
[意]皮蘭德婁《誠實之歡樂》
把理想運用到真實的事物上,便有了文明。
[法]雨果
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
《論語?顏淵》
文明不是籠統(tǒng)造成的,是一點一滴的進化。
胡適
我親愛的朋友,清除你頭腦里的粗話。
[英]約翰遜,引自鮑斯韋爾《約翰遜傳》
說話放肆不可原諒,須知不得體便是無知。
[英]狄龍《論譯詩》
親善產生幸福,文明帶來和諧。
[法]雨果
真正的文明人知道自己人生的使命。
[俄]列夫?托爾斯泰
善言暖于布帛,傷言深于矛戟。
《荀子?榮辱》
奶習禮義,易與為善,難與為非。
宋?蘇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