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車都 > 觀后感 >

錢學森觀后感1200字 《錢學森》影片觀后感

錢學森是我國杰出科學人物,兩彈一星元勛。對于這樣一位大師級的科學家,我們對他該懷有多大的敬意呢!他說:“我必須要讓中國人擁有自我的原子彈和導彈,哪怕它的存在帶來質疑和爭論!”他說:“不就是天上掉下來個東西么,這天掉下來,明天我們把它給射上去!”他說:“回到我的祖國,我做什么都能夠,如果我想,我能夠去種蘋果。”他說:“不要服我,要服科學!”!  21世紀的這天,我們中的很多人對于錢學森這位為新中國的科學事業(yè)做出巨大貢獻的大師并不熟悉。拍攝《錢學森》這部影片,讓更多人了解他,了解建國初那段復雜多變的國際國內(nèi)局勢,了解這天的世界,珍惜這天的和平局面很有好處。

但是《錢學森》影片和錢學森其人對我們的啟示不僅僅僅如此。首先我們就應就應意識到,在當時的國際環(huán)境和國內(nèi)背景下,擁有導彈等高端武器對于中國國家好處重大。只有用于導彈、原子彈、氫彈等高端武器,我們才能在美蘇冷戰(zhàn)中維護自身獨立,維護國家安全。這不僅僅是當時的中國所面臨的困境,也是所有在美蘇爭霸中飽受戰(zhàn)爭威脅的歐洲和亞非拉國家的共同心聲。

其次,我們就應明白,無論是發(fā)達國家還是發(fā)展中國家,擁有發(fā)達先進的科學技術重大好處。早從第二次工業(yè)革命開始,人類意識到科學的重大社會價值,科學和技術開始緊密結合。二戰(zhàn)中的德國,二戰(zhàn)后的美國、日本法國等國家爭相發(fā)展自我的高科技,先后加入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行列。電子計算機技術和網(wǎng)絡技術、原子能技術和航空航天技術,生物工程技術等層出不窮,時至今日依然方興未艾。這天的國際競爭,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科技的競爭。

再三,《錢學森》影片告訴我們,有國家意識的人是幸福的,有民族意識的人是幸福的。其實我們每一個人都有愛國的意識,它深藏在我們內(nèi)心的某一處,經(jīng)常被我們忽略。我們對某些社會現(xiàn)象不滿,對某些政策制度有意見,對一些事業(yè)單位的工作人員有看法,是因為我們期望這個國家更好,期望他的政策制度更加貼合實際,期望我們的人民受到我們國家的重視。甚至有時候我們怒其不爭,行為過火。這些都能理解。了解錢學森大師的人生經(jīng)歷,讓我們再一次反思我們的愛國熱情。一個人的潛力有大小,但是愛國在某種程度上而言就是把你的潛力獻給他而不是對手。在錢學森回國前,杜布里奇校長很不解地問他:“你回去能做什么呢?”錢學森回答:“回到我的祖國,我總是能做些什么,也許,我還能夠種蘋果。”為這個國家做貢獻,即便是種蘋果,這也是一種幸福。

再次,《錢學森》影片告訴我們,有才能的人是永遠不會受到歧視的。眾所周知,美國是一個有著比較嚴重的種族歧視的國家。但是,作為一個華人,一個黃種人,我們沒有看到這種歧視。甚至這天美國總統(tǒng)奧巴馬,作為一個黑人登上美國總統(tǒng)的寶座,從美國建國到這天,這是第一次。所以,不要找任何借口為自我的不成功開脫。種族歧視固然存在,但是才能永遠不會被歧視。

最后我要說的是,真正的大師必須是純粹的人,沒有任何物欲要求的。而純粹的人必須是無敵的。作為一個普通人,我們有各種的欲望,個性是在改革開放的這天,在經(jīng)濟快速增長的這天,中國人對物質的追求無止境、無理由甚至是不擇手段。當我們回頭看看上世紀中期的科學大師錢學森、鄧稼先、錢三強,看看民國時期的學術大師沈從文、陳寅恪、馮友蘭、蔡元培,我們還有什么可說呢。

讓我們記住,一個人,為了一件自我想做的事傾盡畢生心血,最后做成了,這個人,他叫錢學森。

展開更多